黄重: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知识(五)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0-11-23 浏览:1817次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心灵点悟

透明性错觉

 

透明性错觉是社会心理学名词,它是指我们常常把自己介意的事,也认为别人同样介意,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好像是个“透明人”,很容易被看透,这实际上是投射心理的一种反映。因为有了“透明性错觉”,人们就会拿放大镜去看自己交际中的失误,比如参加一个聚餐,觉得自己说的某句话,或者餐桌上的某个举动不得体,一定会被其他人介意,自己因而尴尬不已,事后也反复回味,搅得自己心绪难平,但实际上别人也许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关注我们,人际交往不必太过敏感。

 

心理讲堂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1.交往的愿望:具有较强的迫切性

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增强,逐渐摆脱了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越来越需要同龄人的接受、认可、尊重和信任,渴望交往、渴望友情的需要比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急切。一方面是弥补远离故土、离开亲人和老朋友的寂寞、孤独和失落;另一方面是力图通过交往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交往的目的:情感型和功利型并重

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以同学为主,普遍希望通过交往增进感情和获得友谊。大学生交往十分注重感情的交流,讲求情投意合和心灵深处的共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交往目的上也趋于“理性化”,交往的动机变得复杂,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3.交往的对象:交往领域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交往意识增强,一般不拒绝交往,交往对象日益增多。在校内,无论专业、年级、班级,还是地域、性别等,都不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阻碍,而且大学生正努力地把自己的交往领域扩大到校外乃至社会,与政府官员、企业人员、科技人员等社会人士交往。

4.交往的方式:手段多元化

大学生的交往,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为主导。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明显增加,除了以往的直接面对面的语言或体态交流和间接的书信、电话、大众传媒等传统的交往方式外,大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微薄、QQ、MSN、E-mail、BBS、校园网、虚拟社区,甚至网络游戏等进行交流。

5.交往的内容:丰富多彩

虽然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大学生交往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有政治、经济、艺术、体育、文学、人生、理想、爱情和社会问题等方面,涉及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等部分。专业学习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是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加实训、实习、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交流的内容。

6.交往的过程:平等独立性的要求增强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越来越希望交往过程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一方面,他们期望交往的双方平等相对,一视同仁。那些平易近人、态度谦逊的人会受到欢迎,而那些自我中心、傲慢无礼、居高临下的人常常不受欢迎。另一方面,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交往活动呈现出丰富的个性特点,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当然,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机制尚未健全,而且交往的对象一般只能是学校的同学和教师,所以,大学生人际交往也处于经常性的变动状态,交往范围狭小,具有善变性和局限性等。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不论哪种交往,按照交往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亲情型

亲情型是一种天然的人际关系,人们与父母、兄弟、姐妹、姑舅亲属等的关系均属此类。这些关系又因关系媒介而划分为不同层次,构成一个个纵横交错的亲情关系网。在与父母的关系上,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心理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再受父母约束,可以独立了;另一方面无论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又十分依赖父母。

2.地域型

地域型是因人们共同的生活空间和地域相同或接近的缘故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等。地缘型人际关系常因双方有着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而加强了彼此的心理认同。在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同乡会。

3.业缘型

业缘型是指人们以职业、学业为纽带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工友、战友、学友等。大学生以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同班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业缘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由于朝夕相处,他们不仅有认识上的深刻了解、情感上的深厚联系,也有业务上的合作与竞争,因此,这种关系大多都保持终生。

4.兴趣型

兴趣型指人们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纽带所组成的各种社团、协会都属于此列。大学生对学业的追求、业余文体生活的爱好、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等,

都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意气相投,使双方感到欣悦,进一步加深好感,相互欣赏对方,进而倾心、深入地交往,友谊加深。因此,兴趣型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中是相当常见的类型。

5.情感型

情感型指男女双方为满足爱情的需要,通过与异性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需求中,爱情需要占了重要位置。大学生活为异性交往提供了很多机会,恋爱成为大学生不可回避的一种人际交往。男女大学生一旦找到异性朋友,就会全身心投入,把一切精力与时间都花在上面,两个人“沉醉”在爱情的小天地里,无心也无暇再去顾及原来的同性朋友,将原有的地域、兴趣型人际关系都冷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际交往。

6.网络型

网络型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而形成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在排斥和改善传统交往的同时,着实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人际交往平台。大学生是网络应用最充分的群体,必然成为“网络型”人际交往的主体。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及调适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总的来说是主动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在交往上存在问题,有的不敢交往,有的不愿交往,有的不善交往,有的不懂交往。具体来说,主要是由恐惧、害羞、自卑、封闭、猜疑或嫉妒等心理困扰造成的。

(一)社交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社交情境中对人或活动本身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紧张不安感。大学生社交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害怕见生人、异性、老师、领导,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产生紧张、焦虑、出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语无伦次等情绪反应,从而造成尴尬的场面。克服社交恐惧心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有效宣泄,寻找支持。在交往恐惧产生时,马上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对象进行倾诉,说出自己恐惧感觉,并与之交流。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尽快宣泄恐惧情绪,而且可以从他人处学到建议和经验,尤其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避免孤立和无助感。

2、分析恐惧原因,端正认识。恐惧心理的产生一般是由交往的失败经历造成的。要建立合理的信念,辩证地对待交往的挫折。要善于遗忘,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把握现在更重要的了。要认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增强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3、主动参加交往,学习经验。交往实践是提高交往能力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要经常参加交往活动,不断学习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掌握摆脱窘境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克服恐惧心理。与人交往时,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就好。没有必要要求自己事事得体、处处大方,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给自己蓄积力量的时间。先从与自己熟悉的人交往中获取良好的交往经验,再适当推广至和一般朋友、陌生人的正常交往。

(二)社交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社交自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觉得“我不行”、“我不如别人”。社交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是:敏感、抑郁、悲观、孤僻;在社交场合表现拘谨、事事避让、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生怕当众出丑;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敏感、多疑、胆小。克服社交自卑心理感,主要方法有: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同时要正确看待别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把别人看得完美无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自信心,适当地挑一挑比自己出色的人的毛病,也是必要的。

2、不断改进自己,增强自身的魅力。一个人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生理和自然条件,但却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修养、丰富知识、增强能力。人不能总是因为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因素而忧虑、悲伤,应该去努力改变那些自己可以改变的。还要善于取长补短,寻找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特点。事实证明,在人际交往中,后天培养的内在魅力比外在美貌的作用更具持久性。

3、积极自我暗示,增强信心。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也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者常怀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常常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于是,相形见绌、自惭形秽。在社交中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很好,大家都很喜欢我。经常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社交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

4、辩证看待挫折,合理归因。人际交往难免有挫折和失败,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切不要总是沉溺在失败的回忆中,唉声叹气、自怨自责。要认识到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催熟剂,要科学客观地总结失败原因,振作精神,勇敢地投入新的社交活动。

(三)社交猜疑心理

社交猜疑心理是在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有猜疑,但如果猜疑心理过重,对什么都怀疑,则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也孤立了自己,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猜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他人言行敏感,而且无客观依据地猜测,对人对事不放心,总以为别人对自己不利,看不起自己,议论自己,有时甚至把别人的好心曲解为恶意。消除猜疑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会正确认识他人。真正认识一个人不是容易的事,对他人的认识要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切忌只凭主观臆想轻率地做结论,也不能只凭一两次交往、共事就断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只有切实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以后,我们才可以下判断、得结论,避免胡乱猜测。

2、及时沟通,消除疑虑。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方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的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所以,出现了疑点,不要马上乱猜测、乱对号,而是要主动与你所怀疑的对象多接触、多交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你坚信某件事是某人所为,但经过谈心、交流或侧面了解,结果发现,那件事根本与他无关。

3、冷静思考,甄别信息。一事当前,乱猜疑者总想“急功近利”,想用省事的方法解决问题,事实上不但没获得事半功倍的结果,反而常常会给自己酿成后悔莫及的苦果。因此,当我们开始怀疑别人时,最好的办法是先“放一放”,冷静思考,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引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来分析,对信息和信息源进行认真鉴别,冷静筛选,去伪存真,不可偏信。

4、培养自信,学会自我解脱。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相信自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当我们充满自信时,就不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怀疑别人是否会对自己不利。同时,就算真的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要学会自我解脱。应当安慰自己,只要自己坦诚待人,问心无愧做事,可以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

(四)社交嫉妒心理

社交嫉妒心理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由羞愧、抱怨、憎恨等情绪组成的复杂情感。大学生的社交嫉妒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对他人的成绩和长处不服气,甚至嫉恨;看到别人优秀了心里不甘心,总希望别人比自己落后;看到别人处于劣势则感到莫大安慰。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社交嫉妒心理的调节方法如下:

1、认识危害,停止嫉妒。嫉妒心理是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卑劣的情感。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说过:“嫉妒是诸恶德里面最大的恶德。”嫉妒对自己不但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还会造成更深的伤害。巴尔扎克形象地说:“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所以,当发现自己产生嫉妒心理时,要马上想到嫉妒的危害,促使自己加以克服。与其这样,倒不如消除嫉妒心理,坦诚、轻松、愉快地与对方沟通,这样或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交往效果。

2、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既有可比性方面,也有不可比性方面。别人的成功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别人的失败也不等于自己的成功。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充实生活,化解嫉妒情绪。

3、善于及时调整目标。嫉妒往往针对的是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因此,当发现自己的目标和别人的目标一致,而别人在这方面已经超过自己很多时,可以改变目标,换一个方向去努力,也许会获得和别人一样理想的结果,从而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4、保持良好心态。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知道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会有人比较优秀、走在前头,也总会有人相对落后一点。当发现别人确实在某一方面强于自己时,要有勇气承认,认真借鉴,努力赶超别人。实在赶不上,也不必强求。

 

课堂活动

逃离“泰坦尼克号”

1、活动目的:培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协作精神。

2、活动准备:布置游戏场景。将25米长的绳子在空地上摆成一个岛屿形状;在另一边,摆四个长凳作为“泰坦尼克号”船;地面代表大海;六张A4纸代表六块浮砖;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的音响设备。

    3、活动方法:老师讲故事:……“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船上的乘客须在《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结束之前利用仅有的求生工具——六块浮砖(六张A4纸)逃离到小岛上。

    出发时,每一个人必须从船舷栏杆(长凳)上跨过,踏上浮砖。在逃离过程中,船员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与海面(地面)接触。自离开“泰坦尼克号”起,在整个逃离过程中,每块浮砖都要被踩住,否则老师会将此浮砖踢掉。全部人到达小岛,并将所有浮砖拿到小岛上后,游戏才算完成。

4、交流与分享:

(1)你发现自己在游戏中担任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

(2)与你平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致吗?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