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新书荐读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5-04-23 浏览:62次

春风拂过墨香扑面。又是一年“4·23世界读书日”,宁职图书馆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份“世界读书日”推荐书单,邀您在春日读书季,寻觅一次与好书的相遇。

 

1.《康熙的红票》 

图片11.png

作者:孙立天

索书号:K249.07/S101

推荐理由:

这本书以视野开阔、叙事生动、主题新颖和思考深刻而格外引人注目。作者从康熙皇帝发往西方世界的一纸红票为切入点,勾连多语文史料和多领域研究,描绘了一幅高清晰度的历史图景,向读者展示清前期传教士与清朝统治者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清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文化科技发展深刻汇流的机会是如何获得并最终如何失去,从一个前人忽略的角度观察清朝乃至古代其他王朝的政治与文化结构。崭新的视角,鲜活的细节,独特的反思,成就了一部高质量的历史读本。

 

2.《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图片2.png

作者:柯岚

索书号:I207.411/K420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一部文学、历史与法律的跨学科研究之作,作者透过《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经典,为我们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同时让我们对书中各色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行为与命运,有了基于制度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作者笔端的同情与批判既内在于历史,又超乎时代。

 

 

3.《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

图片3.png

作者:洪涛

索书号:I106/H330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以世界文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

 

4.《我们,机器人?人工智能监管及其法律局限》

图片4.png

作者:(澳)陈西文

索书号:D912.170.4/C710

推荐理由:

本书原著作者陈西文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卫·马歇尔讲席教授、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资深董事、《亚洲国际法杂志》编辑。本书选取人工智能法律监管作为讨论主题,从公法与国际法视角探讨如何科学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速性、自主性与不透明性。这些规制模式对于即将到来的通用人工智能甚至是超级人工智能时代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5.《科学的边界:关于不可能性的故事》 

图片5.png

作者:(英)约翰·巴罗

索书号:N02/B760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约翰·巴罗是英国天文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剑桥大学教授。本书围绕科学和思维的边界展开论述,特别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边界进行深入探讨,发人深思。

 

6.《一本书读懂25部科学名著

图片6.png

作者:丁仁京著;雷挺译

索书号:Z835/D120

推荐理由:

本书分为历史、哲学、宇宙、人类、心理五大主题,精讲25部科学名著,有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查尔斯·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等,以及《枪炮、病菌与钢铁》《宇宙》《自私的基因》等。

 

7.《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图片7.png

 作者:(美)约瑟夫·格雷尼 等

索书号:C912.11/G417

推荐理由:

本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沟通技巧,辅以丰富的情景对话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以期能解决生活中各种难以应对的“关键时刻”难题。本书据原书第3版译出,对新的沟通技巧和新案例更新幅度超过40%,增设新的应用场景,还围绕准备、开始和结束关键对话这一易于理解的模式对全书内容做了顺序上的调整。

 

8.《地平线:现代科学的全球起源》

图片8.png

作者:(英)詹姆斯·波斯基特

索书号:G3/B344

推荐理由:

本书将现代科学诞生及发展中的重大时刻置于全球历史范畴,介绍了世界各地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还原了各民族的科学家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作者摒弃了现代科学诞生的“欧洲中心论”,认为其诞生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与汇聚,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认识现代科学的新的方式。

 

9.《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图片9.png

作者:钱婧

索书号:H152.3-62/Q840

推荐理由:

本书聚焦学习、研究、发表过程中不引人注意却影响大局的“隐痛问题”,提供大量实用工具、图示案例和专业点评。在基础技能、论文指导、科研生活、学术投稿四个方面为大家指明方向,帮助大家克服求学时遇到的学业“雷区”和情绪“痛点”。

 

10.《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6388099654035424817358987.png

作者:施爱东

索书号:G301/S024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一本关于学术生涯的纪实作品,详细记录了作者在学术界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在施爱东笔下,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这本书不仅适合正在攻读学位的“学术蛋”们,也适合所有对学术圈感兴趣的人。本书语言幽默风趣,读起来轻松愉快,却能引发深刻思考,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学术生活。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