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内卷,不躺平,不摆烂,真的很难吗?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2-05-24 浏览:185次

近期,伴随着各种考试的到来,“学霸”“内卷”“卷王”等网络词在大学校园里相继爆火。和社会学术语“内卷化”不同,大学生口耳相传的“内卷”并非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而趋指一种学校内部团体成员间的“竞争”与“博弈”现象。

同学们,当大学里的“内卷”风扑面而来,你能做到气定神闲,忙而不乱吗?能不畏流言蜚语,无视戏谑调侃吗?能受到激励鼓舞,拒当繁星,争做皓月一轮吗?能看清内心,不恶性攀比,不盲目焦虑吗?能规律学习,不“内卷”,不“躺平”,不“摆烂”吗?

如果你心有迟疑,说明“内卷”的副作用正影响着你的大学生活,作为辅导员老师在此想给同学们提四点建议,帮助大家调整心态,轻松应对大学里的各种“卷”。


第一,同学,请敢于收获“卷王”的“王者荣耀

随着“卷王”二字的诞生,很多平日里努力学习的同学成了众矢之的。每次听到同伴的调侃,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既委屈可又无力回击,既怕会错了意,又怕别人说自己是玻璃心。其实,之所以你会在流言中迷失自己,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你的努力与勤奋既然对得起王者的荣耀,又何谓他人的戏谑?所以,校园里的“小卷王们”请你从现在开始勇敢地卷,自信地卷,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把学习卷起来,切勿让努力为揶揄让路!


第二,同学,请不要做大学里的那个“柠檬精

当“内卷”不经意间成为大学生茶余饭后的谈资,“奚弄”之风在大学校园蔓延开来,这背后少不了一群柠檬精作怪。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着一种优越感。”是的,这种优越感的得失会直接引起情绪的失衡,进而诱发“酸葡萄心理”。目前大学校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同学自己不想努力,就试图拉身边人“划水”,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自己心里又不是滋味,其实这样的做法除了离间同学间的感情,徒增猜忌与烦恼外没有丝毫益处,不可取。


第三,同学,请逃离盲目内卷的“漩涡陷阱”

电视剧《小舍得》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非常形象:“内卷就像看电影,第一排人站起来了,第二排也会站起来,紧接着整个影院的人都会站起来。但观影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受到损害。”盲目的内卷不仅会打破校园内良性竞争的环境,还会逐渐将“内卷”倒逼成“内耗”,从而让更多人承受循环往复的疲惫感。此外,盲目的内卷还会让学习进入一种无序状态,一味跟随别人的脚步打乱的是自己的复习节奏,所以,同学们,学习上要学会有的放矢,切忌盲目跟风。


第四,同学,请警惕内卷后躺平诱发的"一蹶不振"

如果将四个年级进行比较,大一新生挂科的情况最为普遍,很多同学高分进校却低分“躺平”,当你询问其中缘由时,大多会给出这样一句答复:“高中太累了,我想休息下”。这像极了运动员退役后身体快速发福的反弹状态,所以当一个人前期发力过猛时,后期的懈怠状态是无可避免的,而过度内卷所带来的学习力透支现象,极易让你在卷后变成泄了气的皮球,从此“一蹶不振”,抑或在“躺平”中变成温水里的青蛙,在“内卷后坐力”的安逸中逐渐丧失斗志。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里为了共同的进步,同学间偶尔“卷一卷”无可非议,但倘若让“内卷”变了味,走了样,失了真就要及时喊停,理性应对。同学们要让“内卷”成为大学校园里正向激励的风向标,引导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懈努力和奋斗,而警惕其成为同学间恶性竞争的手段与托词,逆行倒施,徒劳无益。正所谓“万物皆可卷”,你卷我卷大家卷,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因“内卷”多几分欢乐与色彩,同学们也都能成为那个学习上实至名归的“内卷之王”。


来源:高校辅导员在线

出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