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重: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知识(六) 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0-12-03 浏览:6035次

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心灵点悟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在风的家庭中,南风和北风一直较着劲儿,互不服气。一天,北风提出他们比一比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捷足先登,刮起凛冽强劲的寒风,没有掀去大衣,反而使行人将其裹得愈紧。稍后,南风徐徐吹动,一时间风和日丽,暖意融融,行人先是解开纽扣,继而脱去大衣。拉封丹这则寓意深刻的寓言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被称之为“南风效应”或“温暖法则”。“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审时度势,相机行事,特别要注意讲求方法,这样才能取得好效果。

 

心理讲堂

 

一、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1.把握交往主动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自身积极努力的结果,不是被动等待得到的,更不是别人“赠送”的。大学生要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增强交往的自主性。一方面,要先从自身做起,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提高品德素质,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塑造良好形象,保障自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实际交往中,无论出现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做好自我调整。

2.加强品德修养。人际交往实践证明,随着交往的深入,人的品德修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人品。比如为人正直、真诚、善良、热情大方、诚实可信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在交往中能给人以积极强化,能够带给人“温暖”,容易成为受欢迎的人。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规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3.注重个性特点。个性是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一个的个性特点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性格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为别人主动接近的对象;多血质和粘液质的人人际关系要好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容易吸引别人注意;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因此,大学生要注重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

4.注意仪表吸引力。仪表包括人的长相、体态和风度等,良好的仪表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它们对人际交往有较大的影响。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所以,大学生也要加强外在形象塑造,增强人际吸引力。既要时刻注意修饰自己的仪表,做到穿着整洁大方,讲究卫生;更要培养自己优雅的风度,做到谈吐儒雅,举止得体,言行有礼有节。

 

二、遵循交往原则,保障交往顺利

 

1.平等原则

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交往中的双方,无论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经济贫富、家庭出身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希望交往双方在心理上互相平等,彼此坦诚相见。只有平等,才能深入交往。因此,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大学生都要自觉做到平等待人,绝不能自视特殊,盛气凌人,发号施令。否则,很快就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孤立,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2.真诚原则

真诚是做人之本,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古人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只有彼此以心换心,才能互相理解、信任和接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用真诚去打开人际交往的心灵之门,在感情上共鸣,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入和持久。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指出他们所喜欢的品质,结果,评价最高的是真诚。因此,在交往中,要遵循真诚的原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相容原则

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就像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一样。在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你不愉快的人和事,产生一些误解和矛盾,要学会宽容、克制和忍耐。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大学生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要允许不同观点、见解和行为的存在;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错误和缺点,不斤斤计较,不盲目对抗,姿态要高,气量要大;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

4.互利原则

互利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双方都互相满足各自的需要,同时获得一定的利益和好处,达到双赢。古语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对方也有同样的心理需求,自己首先要懂得付出,才能获得一定的回报。如果交往的一方只知道索取不给予,关系必然会中断。实践证明:互利性越高,交往关系越稳定、密切;相反,关系越疏远。因此,大学生要遵循先付出、再收获的原则,要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付出、给予和奉献,热情地关心他人,尽力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通、信息共享、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交往空间。

5.信用原则

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孔子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做作,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另一方面,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但有诺必行。轻易许诺却失信于人,会给人一种极强的不信任感,感觉你缺乏交往诚意,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许诺是非常郑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不要碍于面子答应,之后又无法兑现承诺,影响双方的感情和相互的关系。

6.理解原则

理解是指交往双方能设身处地交流、互相关心和谅解。在交往中,每个人对事物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需要以宽容、公平、冷静的心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以达到友好相处。只有互相理解,才能心心相通,才有同情、关心和友爱。互相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要注意了解相互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关心和帮助他人,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给予慰籍和力量。二要注意“换位思考”。对他人的处境既能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他人。

 

三、讲究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质量

 

(一)积极倾听

倾听是指在与人交谈时,集中注意,专心倾听对方的谈话,并不时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提问。倾听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因为倾听表示尊重、理解和接纳。事实表明,越是善于倾听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要做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应该做到以下“五心”:

1.专心。听人说话时,应该聚精会神、表情专注。要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注视点集中在鼻尖或额头,不要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要面带微笑,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如;不能心不在焉,不要有看书看报、呵欠连天、掏鼻孔、挖耳朵等不礼貌的举止。

2.会心。听人谈话,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还应该主动地反馈,积极地回应。注意与对方目光的交流,用点头、微笑,或不时地用“哦”、“后来呢”等表示你在注意倾听。

3.耐心。每个人都希望其他人听完自己的讲话,所以,即使有些话题你相当熟悉,而对方谈兴正浓,出于礼貌,应该保持耐心,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或随便改变对方的话题。

4.留心。在倾听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留意对方的有声语言外,还要对其无声的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等加以观察和解读,从中发现弦外之音,以更好了解对方。

(二)真诚称赞他人

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肯定,这是人们共有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达你对别人的称赞,往往会立即得到回报,得到称赞的人心情舒畅,不禁流露出友好和合作的态度,还会对称赞他的人产生好感,从而增进彼此的吸引力。但是称赞不是阿谀奉承,称赞别人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态度要真诚,实事求是。切莫夸大其词,给人虚假造作之感,因为言不由衷的赞美只会让人生厌。

2.内容要明确,真实具体。称赞他人的内容要具体化,不能笼统空泛,这样才能使人产生深刻印象。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同学,笼统地说“你这个人真不错”,不如说“你这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乐意帮助人,真不错。”

3.角度要选准,恰如其分。不要总是称赞别人都看得到的优点,而是要善于发现并称赞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比如,与其称赞一个相貌不错的女同学“美如西施”,不如赞扬她“性情温柔”、“心地善良”。

(三)恰当运用非语言

非语言是指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体态、位置、距离等。在人际交往中,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姿势等都会发挥奇妙的作用。运用非语言交际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能使对方乐于和敢于与你接近。比如,微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充分表达尊重、亲切、友善、快乐的情绪,促进双方和睦交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充分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2.学会使用姿态语言。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55%的成份需要借助身体各部位做出的姿态和动作。朴素大方的行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良好愿望,粗俗不雅的动作则使人生厌。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热情和兴趣,往往身体略微前倾,并伴有微笑和注视;而身体后仰则给人傲慢感觉。

3.正确把握空间距离。交往双方空间距离的远近往往能表明双方的感情程度或心理距离的远近。古人云:“亲则近,疏则远”。距离近表示亲热,距离稍远表示文雅、自尊,距离过近使人尴尬,距离过于疏远给人冷漠感。在交往中要根据双方的密切程度,保持合适的距离,使双方轻松、自然、愉快地交往。

(四)合理把握交往尺度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凡是“过犹不及”,如果超过或破坏了事物的度,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带来不良后果。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也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尺度:

1.交往的广度要适当。交往的广度既不能过广也不能太窄。过广则容易影响交往质量,又会浪费精力,影响学习,得不偿失;太窄又有可能错过许多可交的朋友,使自己眼界狭小,陷入狭小的交际圈而不能自拔,妨碍了正常的交往。

2.交往的深度要适当。交往的深度要适当,有的要深交,有的则只能浅交,甚至要拒交,不能一味泛泛而交,也不能跟任何人都成为知心朋友。决定交往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志同道合,包括共同的理想、追求、志趣和共同的道德水准、人格修养等。

3.自我暴露程度要适当。心理学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若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必须彼此信任和接纳,这就需要相互暴露自我。但是,要根据双方的感情程度和发展过程,适当地自我暴露,不能过多或过少,也不能太块或太慢。

 

课堂活动

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活动目的: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掌握自己的人际资源

2、活动准备:每个人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跟着教师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3、活动过程:

(1)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你愿意让对方走进自己心灵的最深处。分享你内心的秘密、痛苦和快乐。这样的人际财富不多,却是你最大的心灵慰籍,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力量。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关心,时常聚在一起聊天戏耍,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奋斗。虽然你们之间有些秘密是无法分享的,但这类朋友让你时常感到人生的温馨。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这些朋友,可以是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是需要帮助时也愿意尽力帮忙的朋友;可以是曾经比较亲密但渐渐疏远,却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也可以是平时难得见面,却不会忘记在逢年过节问候一声的朋友。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尽量搜索你的记忆系统,把那些虽然比较疏远但仍属于你的人际财富的人的名字写下来。

4、总结与思考: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需要与大约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50人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如果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孤独无助,或自我迷失。你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合适?你认为是自己身上什么性格品质给你带来了好人缘?或者如果你的人缘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整理自己的人际财富,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和改进的地方。

 

 


相关栏目